2023年前三季度,受農藥產品價格下行疊加高庫存因素影響,農藥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大部分企業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在33家A股農藥上市公司中,只有國光股份、綠亨科技營收和利潤雙增,海利爾、中農立華、錢江生化凈利略有增長,但行業對于后市整體持樂觀態度。
利潤增長企業寥寥
2023年前三季度,國光股份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雙增,業績表現十分亮眼。其2023年三季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48億元,同比增長8.67%;實現凈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36.12%。
該公司稱,業績表現良好主要得益于在植物生長調節劑行業的先發優勢以及長期深耕該領域形成的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優勢,同時還有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上游原材料價格逐步回落的利好。
國光股份在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是國內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證最多的企業,行業經驗豐富、品牌影響力強、應用技術積累深厚、登記產品較多,因此有較強的先發優勢、品牌(技術)優勢、渠道優勢,競爭能力較強。
此外,在多數農藥上市企業利潤下滑的背景下,仍有3家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有所增長,海利爾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7.07億元,同比下降2.51%;歸母凈利潤4.42億元,同比增長2.7%。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44億元,比上年增長5.25%,環比下降27.15%;歸母凈利潤1.11億元,比上年增長9.96%,環比下降37.61%。
該公司公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農藥市場進入傳統淡季,產品價格環比下滑,而該公司銷售均價環比提升主要源于產品結構發生變化,高價產品丙硫菌唑等銷售占比提升。公司在丙硫菌唑產品上與跨國公司已經形成穩定合作關系,山東基地新產能消化順利,產品價格較市場均價更有優勢,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公司業績。
部分公司業績回暖
據記者了解,盡管2023年多數農藥上市公司三季報營收和利潤雙下降,但還有部分農藥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環比實現增長。
比如草甘膦龍頭企業新安股份。其2023年前三季報顯示,營收同比下降32.20%,凈利潤同比下降93.86%。2023年前三季度其農藥原藥、農藥制劑、環體硅氧烷、硅氧烷中間體、有機硅硅橡膠等主要產品價格同比均有較大程度下跌,農藥原藥價格跌幅達到39.92%。
但同時可以看到,新安股份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環比有所改善。公告顯示,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環比下降16.99%,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740%。其三季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新安股份業績環比改善,受益于公司主要產品需求和價格增長。
在證券分析師看來,草甘膦曾出現階段性供需錯配、價格上行的階段。展望未來,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大背景下,農藥需求穩中有增,同時在我國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持續推進的背景下,草甘膦產品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此外,和邦生物在2023年三季度也實現營收和凈利環比的大幅回暖。和邦生物發布業績公告稱,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減少38.68%,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70.27%。但僅從2023年第三季度看,和邦生物營收環比增長38%,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83%。據了解,公司2023年三季度經營業績環比二季度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所處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同時部分產品價格也有所回升。
對后市充滿信心
對于農藥市場的未來,多家研報指出農藥終端需求預期好轉,農藥價格或迎來修復。
揚農化工作為農藥龍頭企業,其202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下降29.22%,歸母凈利潤下降16.94%,其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也出現環比下滑。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導致因農藥原藥價格持續下滑,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收窄。但研報同時表示,2023年,南美干旱天氣緩解,農藥價格或逐漸迎來修復,公司作為國內農藥行業的龍頭有望充分受益。
潤豐股份作為國內領先的農藥生產商,也是全球農藥行業重要的參與者,對于后市發展也同樣充滿信心。潤豐股份公告稱,公司農藥制劑產品的出口數量已經出現同比增長,尤其是2023年9月份單月出口金額比上年下降9.45%,出口數量則比上年增長55.53%。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由于需求不暢以及農化供給增加,全球農化公司在2023年1~6月增加了約45天的庫存,庫存壓力導致全球農化景氣下行,農業制劑等價格下跌拖累潤豐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下降。但公司依托輕架構優勢繼續深化完善全球布局,實現毛利率提升,該公司第三季度單季度銷售毛利率為25.26%,同比增長4.8%,環比增長2.82%。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提出,預計在種植季節來臨之際,海外庫存將加速區劃,潤豐股份制劑出口有望回暖。此外,東方證券也表示,潤豐股份在行業磨底階段領先實現經營性成果的改善,向上拐點已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