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編寫的《石油石化裝備行業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近日在第25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2024年,全行業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升。但受市場等因素影響,行業發展挑戰重重,經濟運行質量喜憂參半。2024年,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行業規模平穩增長,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盈利能力有所增強。截至2024年12月底,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408家,同比增長7.6%;資產總額7347.08億元,同比增長5.29%;全年營業收入4695.68億元,同比增長3.48%;全年利潤總額343.5億元,同比增長10.7%。 從細分領域來看,各領域發展出現不均衡。2024年,壓力容器制造行業盈利能力有所減弱,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下降1.18%和11.19%。石油鉆采設備制造行業面臨一定的市場壓力,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95%,但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利潤總額同比微增0.63%。深海設備制造行業市場表現和盈利能力顯著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19%,利潤總額同比大幅下降68.31%。煉化設備制造行業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有所改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80%,利潤總額增長8.63%。海工裝備制造分行業表現突出,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2.02%。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石油石化裝備行業虧損企業數量累計461家,同比增加35.6%,虧損面從14.12%擴至19.14%;虧損額累計38.08億元,同比增加33.01%。 從5個分行業來看,壓力容器制造行業虧損企業165家,石油鉆采設備制造行業虧損企業163家,深海設備制造行業虧損企業2家,煉化設備制造行業虧損企業105家,均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加,且各分行業虧損額較上年有不同程度增加。而煉化設備制造企業由于成本控制得力,虧損額同比下降18.44%。海工裝備制造行業虧損企業26家,與上年持平。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行業負債水平降低,整體經濟運行質量有所改善,但也存在應收賬款增加、運營效率降低、總資產盈利下滑等問題,盈利水平面臨挑戰。其中,壓力容器制造行業盈利指標下滑明顯,石油鉆采設備制造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略升,深海設備制造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和總資產利潤率降幅超60%,煉化設備制造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上升,海工裝備制造盈利指標也有提升。 出口交貨層面,2024年全行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出口交貨累計達845.81億元,同比增長19.13%。從5個分行業來看,受益于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各細分領域均呈正增長。其中,海工裝備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5.22%,表現突出;壓力容器增長19.29%,增長平穩;石油鉆采設備增長5.64%;煉化設備增長2.29%;深海設備同比大增11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