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報/日照新聞網訊 日前,走進山東海匯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全自動托輥生產線格外引人注目:機械臂精準如巧匠,在方寸間靈動作業;智能檢測機器人化身“質量衛士”,為每件產品進行全方位“體檢”。令人驚嘆的是,這條涵蓋12道工序的生產線,僅需兩名技術人員在監控屏前輕點鼠標,便可實現高效運轉。
“我們依托MES數字化管理平臺,讓生產環節實現了‘數據共舞’。”山東海匯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物料裝備部副部長田杰介紹。通過這個“智慧大腦”,生產數據實時聯動,以效定產的新模式讓生產效率大幅躍升。更值得一提的是,全流程自動化控制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模式,人為干擾因素被降至最低,產品穩定性和一致性得到質的飛躍。
近期,隨著產業鏈賦能延伸項目落地,海匯環保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賽道上加速奔跑。智能化托輥生產線、自動化袋籠生產線、加工中心等相繼落成,激光切割機等數控裝備齊上陣,共同構建起高效智能的生產矩陣,讓生產流程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據公司副總經理徐淑曉透露,這場“智改數轉”成效斐然——產能提升超30%,人工成本顯著降低。此外,搭建的高度集成化數字化、信息化管理平臺如同企業的“神經中樞”,覆蓋全產業鏈與全供應鏈,生產經營指標實現可視化管理,推動企業運營模式持續迭代升級,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創新”一直以來都是海匯環保突圍市場、引領行業的核心密碼。前不久,企業在省里榮獲“鋼鐵煙霧捕手”創新大獎,這一創新成果宛如為鋼鐵廠戴上智能“口罩”,精準捕捉污染物。
“我們依托‘山東省多源大氣污染物智能控制技術創新中心’,突破了復雜煙氣環境多樣性、顆粒物脫除協同智能化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及裝備,解決了鋼鐵行業污染物防治精細化控制、顆粒物捕集、全工況運行性能保障等難題,過濾后煙氣顆粒物濃度小于3mg/m³,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公司副總經理龐慶州介紹。
自2008年成立以來,海匯環保始終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融入企業血脈。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構建起集環保工程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建設與運維管理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體系,為全球客戶定制高效環保方案。
“創新不僅讓我們突破技術瓶頸,更助力企業開拓新市場。”公司總經理周家雷表示,從單一業務向多元環保領域延伸,海匯環保憑借創新實力攻克多項行業技術難題,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未來,企業還將在多污染物協同治理等領域持續發力,為環保事業注入更多創新動能。
從打造全自動化的數字工廠,到擁有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創新基因,再到提供全球化的綠色解決方案,海匯環保的產品在幫助化工、電力等企業減少碳足跡方面成效顯著。
海匯環保研發的脈沖類袋式除塵器運用一系列關鍵工藝,實現了定時噴吹、組合清灰等全自動智能化運行模式,在鋼鐵、冶金、電力、建材等眾多行業廣泛應用,除塵效率高達99%以上。與傳統設備相比,該產品在降低排放物方面效果顯著,如煙氣排放濃度從每立方米10mg大幅下降至3mg,較傳統同類設備降低幅度超出10%。
如今,通過綠色化轉型,海匯環保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既能滿足環保法規要求,又憑借卓越性能吸引眾多注重可持續發展的客戶,并在降低能耗、減少排放的同時,運營成本顯著下降,經濟效益持續提升。憑借這些核心優勢,企業正不斷開拓市場新藍海,向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穩步前行。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厲倩 通訊員 張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