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遼寧盤錦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煉油和化工科技大會生物基分論壇上,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生物基產業在政策與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快速發展,將向原料非糧化、產業規?;脠鼍岸嘣娜a業鏈協同方向升級。未來,生物制造可從六大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
持續替代化石原料 生物基產品具有原料可再生、生產碳排少、能源節約等優勢,有望持續替代化石原料。許多跨國化企布局了生物基材料領域。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鄒源指出,巴斯夫將生物基材料視為碳管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其可持續發展銷售額占比達41%,目標是到2030年提升至50%以上。 我國高度重視生物基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2024年12月,工信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的《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將生物基新材料列為“關鍵戰略材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龐廣廉表示:“從政策層面看,生物基、生物制造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前,我國生物基材料生產工藝水平不斷提升、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產業化關鍵技術取得創新突破,在塑料制品、紡織纖維、涂料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加快產業鏈協同發展 受制于原材料成本、關鍵工藝技術、應用場景開拓等方面的因素,我國生物基發展短期內還是難以“撼動”石油基產品主導地位。 對此,與會專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快由“糧食原料”向“非糧原料”轉變。阿科瑪高性能聚合物大中華區總經理朱立寧介紹說,應用于運動鞋上的生物基尼龍11,以蓖麻油為原料,蓖麻生長在干旱的地方,不涉及與其他植物“爭地”的問題。 二是攻克關鍵技術,提升產品性能。上海東庚化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小玲介紹的生物基脂肪族共聚酯彈性體和生物基半芳香族共聚酯彈性體,在提升力學性能強度和韌性、改善熱性能耐熱性的同時,還能保持生物降解的可控性,成本也大幅降低,基本接近石油基合成材料價格。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基單體產品線總經理張佳龍介紹的全流程合成生物學平臺,可進行生物基單體規?;a,目前已實現丁二酸和1,4-丁二醇的產業化生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雁鳴分享的缺陷態氧化鈦和氧化鎵催化劑,為生物基聚酯產業化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三是拓展市場應用場景。當前,生物基材料下游應用領域中眾多產業不斷壯大,也將助推生物基行業快速發展。 生物制造聚焦六大方向 未來,生物制造將走向何方?龐廣廉從六個方面做了回答。一是生物燃料,如生物航空煤油、生物燃氣等。未來,生物燃料將憑借低碳環保、轉型成本低的特性,逐漸替代石油。 二是生物基化學品,如丁二酸、戊二胺等生物合成平臺化合物及聚合材料。當前,部分生物基化學品的制造優勢已經顯現,如1,3-丙二醇的生物法路線比石化路線能耗降低40%,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0%。 三是生物基材料,如聚乳酸等。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報告,2030年全球將有大約5%的化學品和其他工業產品來自生物制造,其中20%的石化產品可由生物基產品替代,與替代率不足5%的現狀相比,市場提升空間大。 四是生物制藥,包括重組蛋白、抗體藥等。我國“十四五”戰略規劃明確將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基建投資的重要方向。 五是食品行業,如氨基酸、有機酸等發酵產品。生物制造可通過細胞工廠生產淀粉、蛋白等產品,滿足人類營養需求。 六是酶制劑,如各類商業化酶制劑產品。中國工業酶制劑落后國際領先企業,向高端酶制劑領域邁進或將是國內酶制劑企業破局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