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06%,引進國內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1.74%,簽約項目同比增長20%。在基地120平方千米的區域內,重大項目紛紛開工、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優質服務無處不在,園區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緊抓重大項目建設
今年以來,基地在“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3個方面狠下功夫,通過布局重大項目,撬動基地經濟發展。基地堅持項目為王,牢牢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
據了解,外部企業在基地完成一期投資建設的基礎上,紛紛追加投資,引入設備改造等重大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金鋮能源年產10萬噸乙烯焦油深加工和年產10萬噸燃料油調和項目、總投資1億元的名源科技年產25萬噸燃料油調和加工項目等重大項目將陸續開工建設,基地有望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項目建設滾動發展格局。
總投資51億元的精制磷酸及磷酸鐵前驅體項目,是建發盛海有色科化有限公司在基地的第二筆投資。該公司副總經理劉陽介紹:“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多金屬綜合利用技術升級系列項目是一期投資項目,在投產過程中會產生硫酸及蒸汽等副產品。二期投資項目會將這些副產品變廢為寶,實現產能優化、綠色轉型、技術創新與資源高值利用。”
營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基地布局的3000噸硫酸乙烯酯擴能項目、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改擴建項目剛剛竣工,二期投資的藥物中間體改擴建項目已落定基地。
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今年以來,基地積極引導基地內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管委會副主任王爽介紹:“2024年,基地規上企業研發費用增長5%,新增科技型創新主體27家,實現科技成果轉化8項,各類創新主體在園區已投產工業企業中占比近30%。”
石鋼京誠公司是基地內企業,近年來在基地的支持下布局了數字化大模型建設等多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公司錨定科技創新,僅2024年就獲得發明專利15項,研發新產品170個。
從門窗、邊框加工廠到光伏設備企業,營口金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用自主技術研發實現了企業轉型升級。金辰股份董事、自動化公司總經理李軼軍介紹:“在電池裝備方面,我們開發出半導體薄膜沉積設備及鈣鈦礦電池裝備;在氫能方面,開發出堿性電解槽自動化裝備。通過持續研發設備,我們不斷開辟新賽道,提高產品競爭力。”
王爽表示,近年來,基地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以基地內企業為主體,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創新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首要力量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增量,以“含新量”贏得高質量發展“含金量”。截至3月,基地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戶,高新技術企業24戶,雛鷹、瞪羚企業12戶。
在基地內,有一家企業是寧德時代、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企業動力電池原料的供應商。“公司的拳頭產品硫酸乙烯酯能有效提高三元鋰電池的充放電及安全性能。”營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劉禹介紹,昌成新材料是國內該產品的最大供應商,市場份額超過60%。
服務圍繞項目轉
基地在壯大優勢產業集群的同時,不斷提升特色產業集群“聚”的效應和“精”的質量。同時,服務隨著項目轉,要素跟著項目走,把優質服務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基地負責人表示,基地內企業生機勃勃、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為企業和外資提供優質服務,這3點就是基地最好的招商名片。
此外,基地建立“項目管家+網格化服務+企業聯系員”三級網絡聯動工作體系,聚焦營商環境、要素保障、政策落實等方面,全方位幫助基地內企業紓困解難。
據了解,基地對基地內34戶規上企業實施“全覆蓋”走訪,政企雙方共同梳理現實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妥善化解企業面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今年春節期間,基地內企業營口昌成公司和營口營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水壓力專管突發凍凝現象,生產廢水無法排出。有關部門接到求援電話后,迅速組織人員攜帶專業設備來到現場,經過連續幾十個小時的高強度作業,終于疏通了凍凝管路。
基地組建了項目服務專班,為企業提供全程幫辦服務,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為推進建發盛海搬遷擴建項目早日落地開工,基地管委會的相關負責人帶領各有關部門組成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啟動幫辦、代辦、審批服務等機制,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務,從項目拿到土地成交確認書到開工建設,僅用時一個月。
該負責人表示,基地是營口市化工產業項目建設的主陣地、引領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基地產業優勢突出、區位得天獨厚,要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爭當營口經濟的“跳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