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在沈陽出席2025年綠氨綠醇產業發展大會時指出,盡管前途艱辛、困難重重,但發展綠色合成氨、綠色甲醇產業是國內實現“雙碳”目標以及能源轉型的重要途徑。積極探索符合我國特色的綠氨綠醇發展路徑,搶抓傳統合成氨、甲醇綠色轉型機遇,推動產業標準化建設,不斷拓展下游應用應成為綠氨綠醇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顧宗勤強調,目前國內綠氨綠醇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首先,在經濟性方面,新能源制氫成本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但近幾年新能源電價從約1.5元/千瓦時降至0.25元~0.3元/千瓦時,新疆某項目最新的綠電價格也已降至0.164元/千瓦時,接近0.15元/千瓦時,且今后新能源電價還有降價的空間,新能源生產綠氨綠醇的“曙光”已現。 其次,在技術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氫往往存在間歇性和波動性問題,無法滿足化工裝置連續、大量的用氫需求,需要進行相應的儲氫、儲能或者電網調峰規劃。 再次,在生物質制甲醇方面,原料供應和氣化技術水平也需要特別關注。企業在布局生物質制甲醇項目時,一定要配置適合的裝置規模,并注意生物質原料長周期穩定供應,絕不可在項目進行半路時改變原料路線。 談到綠氨綠醇產業未來,顧宗勤認為,一要積極探索符合我國特色的產業發展路徑。這個問題涉及如何定義“綠色”。目前規劃或在建的綠氨綠醇項目,大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原料,并且以滿足歐盟要求為目標。根據我國實際資源能源特點以及實施能源轉型的戰略要求,在嘗試完全依賴可再生能源制備合成氨、甲醇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可再生能源與傳統合成氨、甲醇行業的耦合發展。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部分替代煤制氫、天然氣制氫,或者工業捕集CO?與可再生能源制氫或副產氫生產甲醇等。再比如,內蒙古鄂爾多斯易高公司利用廢舊輪胎生產甲醇,已得到歐盟綠醇產品認證。 二要緊抓傳統合成氨、甲醇行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難得機遇。首先,在經濟性和競爭力方面,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帶動電力成本下降,為傳統合成氨、甲醇企業與新能源實現耦合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其次,在降碳方面,合成氨和甲醇產業綠色轉型迫在眉睫。第三,在政策層面,國家分別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和新能源項目出臺了更為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有利于企業布局新能源發電項目。 三要努力推動綠氨綠醇產業標準化建設。綠氨綠醇產業發展尚處于初期,目前遵循的標準主要依賴于歐盟的法案和標準,我國在綠氨綠醇產業標準制定方面還需要開展大量工作。去年氮肥協會組織編制了《綠色合成氨分級標準》和《綠色甲醇分級標準》兩項團體標準。今年氮肥協會將重點推進國家標準《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合成氨和尿素部分以及國家能源局立項的《綠色合成氨》行業標準等。 四要不斷拓展下游應用范圍。在能源領域,綠氨綠醇可以用于鍋爐(窯爐)摻燒、車船用燃料、燃料電池等。此外,還應重點拓展綠氨綠醇在化工原料領域的應用,積極探索采用綠氨綠醇作為化工原料生產綠色低碳化工產品和農業產品,以降低工業和農業等領域的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