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領導的澳大利亞研究小組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從部分處理的廢水中生產綠色氫。 在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和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幫助下,研究小組將廢水中的鉑、鉻和鎳等污染物轉化為催化劑,以提高氫產量。 據悉,研究小組使用來自農業廢棄物的碳表面材料的定制電極,這些電極吸引了廢水中的金屬。這些金屬充當催化劑,從而增強了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化學水分裂過程。 據報道,該方法消除了對新鮮或純凈水的需求。實驗室測試成功運行了18天,“在此期間性能下降幅度最小”。 此外,過程中產生的氧氣可以在廢水處理廠中重復使用,以進一步減少污染。 聯合首席研究員Nicky Eshtiaghi教授表示,RMIT的測試可能會降低廢水處理的高成本,同時將其轉化為綠色氫。 來自RMIT工程學院的Eshtiaghi補充說:“我們熱衷于與全球公司以及水務部門合作,他們正在解決能源生產和廢物處理的成本與可持續性挑戰。” “合作可以專注于開發商業系統來大規模使用這項技術。” 據悉,將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來改進催化劑形成過程,因為不同的廢水來源含有不同類型和濃度的金屬污染物。 共同研究員、博士、工程學院的穆罕默德·哈里斯(Muhammad Haris)解釋說:“這種方法需要用不同類型的廢水進行測試,以確保它普遍有效。” (素材來自:RMIT 全球氫能網、新能源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