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從中石化科技開發公司傳出消息,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流化床雙氧水生產成套技術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支撐了我國雙氧水生產技術迭代升級。目前,該技術已許可給國外公司,并由歐洲最大的工程公司代理在歐美的技術許可。
雙氧水是生產過程最復雜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基礎化學品之一。2022年我國雙氧水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超過50%,年產能達到2400萬噸。但生產工藝主要采用較為落后的固定床技術,單裝置產能和生產效率不足國外流化床技術的1/4,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由中國石化石科院牽頭、湖南石化等單位參與組建的雙氧水研發團隊,歷經15年自主研發出流化床雙氧水綠色生產成套新技術,目前已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72件和PCT國際專利1項。該技術集成多項創新點,包括3種催化劑、3項過程強化和2個新反應,實現了全流程生產技術創新,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且流化床工藝易于實現裝置大型化,可以滿足己內酰胺、環氧丙烷等生產項目的需求。
2018年,湖南石化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產權流化床雙氧水生產技術建成國內首套7.2萬噸/年工業生產裝置,投運以來裝置運行平穩,各項指標遠優于國內技術水平。2021年,湖南石化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搬遷升級項目開工建設,雙氧水是項目新建己內酰胺裝置的重要反應原料。項目繼續采用流化床雙氧水生產技術建設兩套雙氧水大型生產裝置。2023年12月27日,在工信部組織召開的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及長江經濟帶化工企業搬改關工作交流推進會上,與會專家認為中國石化開發的雙氧水技術能有效解決雙氧水生產的本質安全問題,具有行業推廣價值。
去年以來,在石科院等單位的支持指導下,湖南石化己內酰胺部持續優化雙氧水裝置運行,組織團隊加強攻關,整體提升裝置經濟技術水平。2024年,該公司兩套雙氧水累計生產雙氧水58.5萬噸,標定結果顯示經濟技術指標均到達設計值。今年1至5月,裝置累計生產雙氧水34.5萬噸,裝置綜合能耗114.09千克標油/噸,同比下降2.43千克標油/噸;氫氣消耗231.37標準立方米/噸,同比下降2.647標準立方米/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