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廣寅
通訊員 彭小帆 報道
本報東營訊 “這里就是企業的智慧‘大腦’!”走進位于東營市東營區的神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幾十臺電腦以“三條縱線”式排開,巨幅智慧大屏上直觀呈現著安全管理、生產設備管理、實驗室信息管理、人員自動定位、防爆輪式智能機器人巡檢以及AI智能識別系統的終端實時畫面。
作為一家有著二十多年歷史的老牌化工企業,近年來,神馳化工通過數轉智改,加速向“新”向“智”轉型升級,用“智數制造”搶占發展新賽道。通過設備更新、技術升級改造的方式,神馳化工實施了全廠設備提升節能優化技改項目及廢氣綜合治理碳減排項目,目前已進入投產運行階段,可實現節約用電100萬度/年,節約蒸汽8000噸/年,預計節約能耗1331.5噸標準煤/年。數字化工廠實現了從原材料到產成品的一體化協同,有效促進了企業降本增效與安全發展。
神馳化工不斷升級的發展圖景同樣也發生在東營區其他企業。在山東海科化工有限公司廠區,50萬噸/年生物基航空燃料技術改造及配套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該項目在原有部分裝置基礎上實施技改,升級改造配套制氫裝置、分餾系統,新建原料預處理單元等裝備,可有效提高國內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填補國內空白。”海科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錢行昆介紹,作為東營區企業向高端化、綠色化、低碳化轉型的代表,項目具有國際領先的原料預處理工藝,潲水油、地溝油、酸化油等廢棄油脂可“搖身一變”成為生物柴油、生物石腦油等先進生物質液體燃料,碳排放可減少80%以上,預計年營業收入51億元,利稅4億元以上。
2024年,東營區推動一批工業企業持續加大投入,積極實施技改項目,通過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實現技術升級進步,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安全生產、綠色生產,從“根”上改變原有生產方式,形成新質生產力,助推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截至目前,東營區已推動全區254家企業“上云用數賦智”,9家企業入選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省級“晨星”工廠共31家,市級及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共24個。
企業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數智”能量,得益于東營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今年以來,東營區聚力實施數字攻堅突破行動,聚焦數字產業化引領、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園區、數字基礎設施提級等五大行動13項任務,全面引導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在行政審批方面,東營區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好”的服務模式,業務全程網辦率達98%以上,跨域通辦地區達到688個,重大項目實現“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在政策支持上,東營區更是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服務舉措政策,提高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質量;持續深化政銀企對接,擴大綠色信貸規模;加快“園區事園區辦”“企業服務中心”體系建設等,助力企業創新發展。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讓外來企業成功進駐、讓本地企業增產擴能,使這方熱土更具魅力、更富活力、更有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