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獲悉,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流程工業順周期屬性明顯,2024年石油化工資本開支顯著下滑超20%。西北煤化工領域投資規劃大力推進,有望為新增市場帶來邊際變化。存量市場上,設備更新政策持續發力,補貼逐步落地,為流程工業設備投資提供中長期韌性。流程設備“動+靜”結合、體系龐大,涉及壓縮機、泵、密封、空分設備、閥門、儀表及控制系統等諸多環節,均成長出具備國內、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在行業基本面復蘇有待逐步驗證的當下,建議把握煤化工、存量更新、出海、國產替代等4條邏輯主線。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流程工業:順周期領域代表,設備更新構筑中長期韌性
流程工業是以液體、氣體或粉體等流程性物料為主要生產對象,通過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的連續復雜生產,為制造業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的基礎工業,包括石化、化工、造紙、水泥、有色、鋼鐵、制藥、食品飲料等行業。流程工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石,產值一度占到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7%左右,順周期屬性明顯。
2018年以來,石化、冶金行業驅動著流程工業整體投資的增長,到2023年,石化、冶金(鋼鐵+有色)中信行業指數上市公司資本開支分別達2,980億元、2,788億元;期間民營煉化一體化項目的興起,帶來流程工業設備需求快速提升。2024年以來,傳統優勢領域的投資開始加速下滑,全年石油化工、基礎化工資本開支分別顯著下滑20.66%、19.34%,合計帶來的缺口在1000億元以上。
隨著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部署,西北煤化工領域投資規劃大力推進,有望為新增市場帶來邊際變化。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前后啟動的新疆煤化工項目總投資額至少可達5,579.43億元,整個西北煤化工總投資額至少可達8,405.68億元;結合新疆準東煤制油氣戰略基地初步方案,預計未來5-10年內西北煤化工累計投資有望突破1萬億元;簡單測算西北煤化工遠期年均投資額在1000-2000億元之間,能有效彌補石油化工投資下滑帶來的缺口。
存量市場上,能耗、排放的下降,以及雙碳目標的達成,有賴于產能置換、設備更新等具體舉措的實施;設備更新政策持續發力,補貼逐步落地,為流程工業設備投資提供中長期韌性。
流程設備:“動+靜”結合、體系龐大,智能控制趨勢明顯
流程工業生產通過成套過程裝置實現。該裝置是由一系列的單元過程設備(靜設備)和過程流體機械(動設備),按照一定的流程方式用管道、閥門等連接起來的,再配以必要的控制儀器儀表,使流程性材料在裝置內部經歷必要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制造出所需產品。過程流體機械主要包括泵、壓縮機、離心機;單元過程設備主要包括儲存設備、換熱設備、反應設備、塔設備等靜設備;工業閥門、自動化儀表等作為重要零部件,連接管道起到控制流體輸送、調節流體物理量等作用。
壓縮機作為核心主機設備、提供高壓與氣體動力,國內龍頭地位穩固
高端透平單臺價值量超過1000萬元,國內合計市場規模超100億元。其中軸流壓縮機領域“一家獨大”,陜鼓動力市占率長期接近100%;離心壓縮機應用廣泛、產品多元化,“一超多強”格局明顯。容積式壓縮機相較于透平壓縮機而言排氣量較小、單臺價值量低、應用場景更廣泛,市場空間超260億元;螺桿壓縮機為代表性產品,除了流程領域,還可在機械制造、礦山、制冷等離散場景提供空氣動力。開山股份、鮑斯股份、漢鐘精機、冰輪環境、東亞機械等均為螺桿機頭部企業,螺桿主機格局較為集中。
機械密封是壓縮機、泵等主機設備重要零部件,存量市場空間廣闊
化工等流程工業工況惡劣,密封件具有消耗品屬性;除了最初給主機配套,還需要定期和不定期更換,因此密封同時面臨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需求。據測算,2025年國內廣義機械密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3.36億元,5年CAGR達5.81%;中密控股2017-2023年連續7年穩居國內市占率第一。在國際市場上,內資與國際三大巨頭的規模差距懸殊,全球市占率存較大提升空間。參考約翰克蘭,2024年存量市場業務占比72%,中密控股尚有25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存量市場業務毛利率高達60%-70%,其占比提升將帶動綜合毛利率顯著增長。
泵閥具有“大行業、小公司”特征,“強者恒強”格局明顯
泵是流程工業的“心臟”,離心泵用途最為廣泛。南方泵業等龍頭企業規模與增速兼備、毛利率水平穩固,下游應用場景多元化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工業閥門作為流體輸送的控制部件,海外市場空間廣闊,格局有待進一步集中。龍頭紐威股份主攻中高端閥門市場,充分受益于海外油氣開采、運輸、煉化等行業的發展,海外收入及毛利率同步提升,為流程工業設備出海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
空分設備是動、靜設備集大成者,國內格局穩定、海外需求提升
空分設備由八大系統構成,同時包含壓縮機等動設備以及換熱器等靜設備,考驗成套能力與關鍵部機生產能力。空分設備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國際市場主要為林德、法液空等幾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國內市場目前共有10余家參與者。杭氧股份大型、特大型空分設備產量和銷量全球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50%以上。杭氧曾中標神華寧煤6套十萬等級空分、內蒙古寶豐6套11萬等級空分,在大型煤化工領域具備突出優勢。在海外市場上,福斯達是深冷技術領域較早走出去的民營企業之一,2023年以來海外收入超過杭氧,成為國內空分廠商中最受益于海外市場發展的企業;公司在手訂單充裕,有望迎來量、利齊升的發展機遇。
儀表及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助力工業4.0,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自動化儀表、裝置、DCS系統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共同實現流程工業自動化,2024年整體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1)儀表及裝置處于工業自動化系統中的感知層,對生產過程中溫度、壓力、物位、流量和成份等實現調節控制。外資巨頭林立,內資“一超多強”;產品線布局廣+單類產品內資冠軍,構成了川儀在內資自動化儀表廠商中的斷崖式領先優勢。川儀股份成為全球少數幾家壓力變送器精度達到0.04%的廠商之一,在中高端領域逐步實現國產替代。目前,自動化儀表裝置最大單品為控制閥,國產化率從2017年的37.61%提升至2024年的43.03%,遠期尚有提升空間。2)DCS系統是流程工業自動化的“大腦”,2024年國內市場空間達117.57億元;龍頭中控技術國內市占率達到40.36%,顯著領先于艾默生、西門子、橫河等外資巨頭。2019-2024年DCS國產化率累計提升20.68pct至63.76%,進度顯著快于自動化儀表裝置硬件,自主可控趨勢明顯。
行業邏輯與個股梳理
流程領域增量市場有望迎來邊際變化,存量設備更新持續推進,再結合國內自主可控、中國企業海外競爭力提升等大趨勢,建議把握4條邏輯主線。1)煤化工領域重大設備主線:推薦杭氧股份、陜鼓動力。2)存量市場更新主線:推薦川儀股份、關注中密控股。3)海外市場開拓主線:推薦福斯達、中泰股份(中小盤覆蓋)、紐威股份。4)國產替代主線:推薦中控技術。
風險分析:1)下游傳統流程工業投資增速下滑的風險;2)煤化工投資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3)設備更新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4)國產替代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