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堿行業在今年復雜的市場環境和產業變革趨勢下,競爭格局延續,但在新能源領域拉動、傳統剛需仍存以及政策利好的帶動下,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上半年,中國燒堿消費量為2084.3萬噸,較2024年同比減少10萬噸。氧化鋁作為燒堿主要下游,其產能、開工變動等明顯影響燒堿市場。雖然上半年氧化鋁新增產能大量投產,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致使氧化鋁企業開工率降低,對燒堿預期需求減弱。其余耗堿下游包括新能源、黏膠短纖、印染等產品的耗堿量無明顯變化。”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但隨著國家層面發布的一系列利好氯堿行業下游的相關政策出臺,未來行業發展仍然可期。 競爭格局仍將延續 據不完全統計信息表明,2025年氯堿產能仍呈增長趨勢,燒堿和聚氯乙烯(PVC)均有新增產能計劃。預計2025年燒堿有效產能或達到5223萬噸(年產能,下同),PVC全年計劃新增投產180萬噸,至年末產能或將達到3032萬噸。從地區來看,2025年燒堿產能擴張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中和西北地區。浙江嘉化集團、萬華化學(寧波)氯堿、河北吉誠新材料、天津渤化、湖北葛化華祥、陜西北元化工集團、甘肅耀望化工等均有新增產能計劃。 據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內氯堿產業分布呈現一定的集聚特征,如山東、內蒙古等地憑借資源、能源優勢,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產業集群。不同地區的氯堿企業在規模、技術水平、產品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大型企業憑借資金、技術和規模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而部分中小企業則面臨著成本控制、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挑戰。在這種區域性聚集格局下,加之下游需求增長放緩,未來高產能釋放以及向下游傳導從而出現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仍然會對行業形成競爭。 新能源領域繼續拉動 據業內人士反映,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氯堿行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河南睿源新能化工經營負責人崔華杰表示,雙面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增長帶動了玻璃行業的消費量,從而提升了燒堿和氯的需求。氯氣用于凈化硅片并提高玻璃透明度,燒堿用于中和酸性廢物并增強表面光潔度。預計到2028年,雙面太陽能板組件將占全球太陽能電池板安裝量的61%。風能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促進氯堿需求的增長,渦輪機涂料和黏合劑都要用到氯堿,隨著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持續擴大,預計到2030年由此帶動的氯堿應用將強勁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在光伏、風電等領域,氯堿產品的應用需求不斷增長,企業若能抓住這一趨勢,積極拓展在新能源領域的業務,將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傳統行業剛需穩定 河南聯創化工副總經理王小黨表示,盡管當前建筑行業的需求疲軟,但PVC作為許多基礎設施和終端產品應用的首選材料,在建筑管材、門窗型材等方面仍有穩定的需求基礎。隨著房地產市場政策的調整和逐步企穩,對PVC的需求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 氧化鋁行業是燒堿的主要消費領域之一,2023年需求占比約為31%。2025年氧化鋁新增產能投產較多,預計投產約1330萬噸,其中部分為遷建升級項目的置換產能。氧化鋁新增產能的集中投放將拉動上游燒堿需求,成為影響燒堿市場供需格局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上半年,氧化鋁行業開工率不及預期,但下半年開工率有望提升,屆時需求增長有望逐步實現,這從7月燒堿行情的溫和回暖可得到驗證。 據隆眾資訊統計信息顯示,非鋁下游代表行業的黏膠短纖2025年上半年開工率為83.4%,同比增加1.6個百分點;上半年產量214萬噸,同比繼續增長,對于燒堿需求仍有基礎支撐。 政策利好助力后市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日前召開并提出,關注城市由增量擴張向提質增效的方向轉變,安排了七項重要部署,其中較受關注的就是“改造”,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深入關注城市內涵式發展。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釋放的政策利好其中涉及較多的氯堿產業鏈產品,中國城市發展,雖然不會像前十年這種大修大建的粗放式發展,但穩步提升生活服務質量,建設美好城市將是發展趨勢。這將促使對上游如氧化鋁、PVC等系列產品的穩定需求增長。”市場資深評論員邵會文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2025年氯堿行業處于變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市場競爭、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挑戰,也迎來新能源產業帶動、技術創新等機遇。行業未來將在供需格局調整、綠色智能化發展、產業鏈整合等方面持續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應對市場競爭和提升綜合競爭力,氯堿企業應加強產業鏈整合與協同發展,建議企業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