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深海能源開發和軍事偵察等水下活動的快速發展,潛水服作為維持人類極端環境生存的關鍵裝備,其熱調節能力直接關系到操作者的安全與耐受時長。傳統氯丁橡膠泡沫潛水服在高壓下易壓縮變薄,導致隔熱性能急劇下降。而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PU)因其環保特性(VOC排放減少80%以上)和可調控的力學性能,成為理想替代材料。然而,單純WPU的隔熱性能不足,而直接添加空心玻璃微球(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 HGM)又面臨微球易破碎、與基體相容性差等挑戰。
針對這一技術瓶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23D110306)支持的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通過原位聚合在HGM表面構建聚氨酯保護層。研究人員首先用KH550對HGM進行氨基化改性,隨后通過甲苯二異氰酸酯(TDI)與聚醚多元醇反應,在微球表面形成厚度約1.5 μm的聚氨酯涂層(PU-HGMs)。通過掃描電鏡(SEM)和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證實了涂層的成功構建,并系統研究了不同PU-HGMs含量(5-20 wt%)對復合涂層性能的影響。 關鍵技術包括:1)硅烷偶聯劑表面氨基化改性;2)原位聚合構建聚氨酯保護層;3)層壓技術制備復合涂層;4)通過導熱系數測試、紅外熱成像和水接觸角測量等評價性能。 微觀結構表征 SEM顯示PU-HGMs完整保留了HGM的空心結構,聚氨酯涂層顯著提升了微球的抗剪切能力。FTIR在2920 cm-1和2850 cm-1處檢測到-CH2-特征峰,證實了聚氨酯層的存在。 隔熱性能 含20 wt% PU-HGMs的涂層導熱系數降至0.05 W/(m·K),較純WPU降低75.4%。100°C環境下2分鐘后表面溫度僅49.4°C,紅外熱像顯示其隔熱性能優于傳統材料。 防水性能 相同配比涂層水接觸角達121.33°,吸水率僅3.1%,歸因于聚氨酯層的疏水性和微球結構完整性。 力學性能 5 wt% PU-HGMs添加量時,涂層拉伸強度達0.83 MPa,斷裂伸長率高達1261%,表明聚氨酯涂層具有顯著增韌效果。 該研究通過創新性的"微球裝甲化"策略,成功解決了HGM在高壓加工中的易碎難題。聚氨酯保護層不僅提升了填料與WPU基體的界面相容性,還通過極性匹配實現了填料的均勻分散。所開發的復合涂層兼具優異隔熱(導熱系數接近靜止空氣)、超低吸水和柔性可拉伸特性,為深潛服、特種防護服等功能涂層的大規模制備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方案。特別是其環保特性(無溶劑、無游離異氰酸酯)符合綠色化學發展趨勢,在海洋裝備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研究還啟示通過調控聚氨酯層厚度(本研究約1.5 μm)可平衡力學與隔熱性能,為多功能涂層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