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山東,有這樣一支“施工隊”,它以“魯班”為名,用二十多年的時間,打造了諸如山東省高端化工研究院這樣的精品項目,從傳統工藝的匠心傳承到智慧服務的創新突破,它在成長為“行業一流生產服務公司”的路上闊步前行。即日起,大眾網記者深入山東魯班建安智慧工程施工有限公司采訪,推出《何以魯班建安》系列報道,呈現新時代工匠傳奇的成長路徑。
今日推出第三篇,魯班建安工匠系列之對話助理工程師——單彥杰。
大眾網記者 徐德波 劉濤 張勇 路鑫 周琛 濟南報道
鏗鏘玫瑰,匠心綻放。在山東魯班建安智慧工程施工有限公司,有位姑娘用14年青春打破性別壁壘,從2011年手握萬用表走進維修站開始,便以纖纖巧手馴服冰冷機械,她讓所有人看到:精密儀器維修的舞臺,從來不是男性的專屬。
從儀表維修工到高級工、助理工程師——十四載進階之路,單彥杰的每一步都踩出火花。2019年帶領團隊攻克英國進口總烴分析儀故障,打破外企技術壟斷,五天搶修挽回停產損失,節約成本5萬余元。萬用表是她的眉筆,示波器是她的明鏡,這位女工匠用實力贏得尊重:儀器維修領域的“巾幗擔當”,她當之無愧。
創新是她的第二本能。當廢舊調節閥被當作廢鐵,單彥杰卻慧眼識珠。帶領勁海班組施展“變廢為寶”的魔法:切割、打磨、組裝...廢棄槽盒蓋板蛻變為精密定位器支架,年節約培訓耗材費用超10萬元。這些親手打造的教學工具,更是讓年輕學員掌握“儀表聯校”技術堡壘的時間縮短40%。
2025年更締造百萬元級降本奇跡。在中油系統升級技改中,單彥杰率隊完成24面機柜自主安裝。當所有人說“該外包給廠家”,她偏要證明女工匠的魄力——從方案設計到線纜排布親力親為,最終節約120萬天價外包費,魯班建安公司董事長親自授獎:“單彥杰的工匠精神,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從維修工到“工匠”,14年的堅守,單彥杰用行動宣告:在鋼鐵洪流中,女性匠心同樣能卷起創新風暴。她擦亮的不只是設備,更是"巾幗工匠"的金字招牌——這,就是新時代產業女性的硬核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