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姜乾 宮本杰 文宏揚 攝影報道
產業鏈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標志。煙臺黃渤海新區以“鏈式思維”為引領,縱深推進產業鏈優化升級,持續增強產業生態韌性,打造行業品牌,全面激活產業發展動能,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
數據顯示,黃渤海新區已成功培育出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30余家,省知名品牌、優質品牌50余個。其中,萬華化學入選中國質量獎公示名單,并躋身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名單,睿創微納榮獲省長質量獎提名獎,9家企業獲評市長質量獎;欣和食品、泰和新材等11家企業的產品相繼入列“好品山東”品牌名單,總數位列全市第一。如今,黃渤海新區加速品牌建設與全產業鏈布局,正在聚集起越來越強的產業力量。
從單點突破到集群崛起 產業協同催生“山東好品”
作為首批入選“好品山東”的黃渤海新區企業,萬華化學集團共有三款產品上榜“好品山東”,分別是聚氨酯產品、異氰酸酯產品和熱塑性聚氨酯產品,這是萬華化學打破壟斷、持續創新的結果。這家全球聚氨酯行業的領軍企業,MDI產能全球第一,持續領跑產業發展。如今的萬華,還在不斷求解多元化發展,向石化、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領域拓展,構建起多元化的產業集群。
萬華化學技術突破的能量,在產業鏈條上層層傳導。成功入選“好品山東”的泰和新材在國內率先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氨綸、間位芳綸、對位芳綸、芳綸紙產業化技術,填補了4項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和市場封鎖。去年上榜“好品山東”的中節能萬潤建成國內第一條規模化液晶生產線,開創了國內先例和中國液晶單體生產技術的創新史,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材料供應商。
以龍頭企業為原點,產業鏈上的引力還在持續釋放。如今的黃渤海新區,擁有高端化工及新材料規上企業54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6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2024年實現產值1200億元。不斷放大萬華、泰和新材、萬潤等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黃渤海新區正瞄準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速建設全球性新材料產業基地。產業協同生態催生的是更加完整的產業鏈和持續涌現的“山東好品”。
從單點突破到產業鏈再到產業集群,這是產業生態協同共生的深刻變革。當前,黃渤海新區的產業格局中,這種由量到質的轉型升級正在全域鋪開,已然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奪取未來產業發展先機的關鍵所在。
硬核技術鍛造硬氣品牌 帶動全產業鏈躍遷
最近兩年,萬隆真空冶金的非晶帶材連鑄用甩帶冷卻輥、東德實業的DQ60氫氣循環泵等產品先后上榜“好品山東”。
萬隆真空冶金是國內第一家能夠按照國際先進標準批量生產冷卻輥的企業,實現了進口替代。為提高非晶帶材冷卻輥制造行業整體市場的供給質量,萬隆還主持制定了產品的行業標準,達到該標準要求的冷卻輥輥套使用壽命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東德實業的“DQ60氫氣循環泵”體積小、重量輕、噪音小、無振動,具有良好的低溫啟動及破冰功能,其產品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遠超國外同類產品的精密零部件,到智能裝備的高效運轉,緣起于黃渤海新區的山東品牌一次次領跑,正是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企業以創新為引擎實現品牌突圍的生動注解。當企業以核心技術突破產業瓶頸時,其品牌便不再僅僅是產品的標識,而成為產業鏈躍遷的象征。
數據顯示,黃渤海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產業鏈上擁有上市企業2家、單項冠軍企業5家、專精特新企業79家、高新技術企業66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體系結構更加完善、技術層次持續提升、集群效應加速顯現。比如,力凱數控擁有多個發明專利技術及創新點,行業銷量排名位于全國前三;艾迪精密公司生產的液壓破碎錘的市場份額占全國30%,高端液壓件占全國總銷售量的27%;創瑞激光擁有四代自主研發3D打印高端裝備專利技術30余項,牽頭及參與的標準達20余項。
以艾迪精密為龍頭,迪恩機床、國興智能、力凱數控等為骨干,產業鏈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創新深植于產業需求,既鍛造“硬核”技術,又塑造“硬氣”品牌,支撐起的是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品牌價值的提升。
從政策賦能到標準引領 多維度打造“好品矩陣”
從全球矚目的萬華MDI,到突破國際技術壁壘的芳綸材料,再到引領行業風向的高端裝備制造……這些標桿品牌的崛起,既是產業鏈協同創新的成果,也是黃渤海新區產業生態競爭力的鮮活注腳。近年來,黃渤海新區通過完善產業組織體系、整合優質資源,推動產業鏈上的品牌建設,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山東好品”。
加快推進“質量強區”戰略建設,持續深化質量提升行動,全區先后出臺《關于促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建設標準化城市三年工作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每年拿出“真金白銀”,對重視科技研發、追求卓越管理、搶占標準高地的企業予以重點扶持和獎補,獎補范圍涵蓋獲得山東省優質品牌或山東省知名品牌、通過“泰山品質”認證、獲得各級政府質量獎等多個方面,千方百計提升企業創新制造水平,強化企業質量管理能力,持續助力質量強區建設。
建立儲備名單,全程跟蹤指導。黃渤海新區結合日常監督檢查、走訪調研,逐一摸底,分門別類,篩選質量管理較好的潛力企業納入質量獎儲備企業名單,建立沖擊“質量獎梯隊企業”庫,每年組織專家對儲備名單上的企業進行面對面指導幫扶,定期開展質量提升、知識產權發展、企業信用、安全管理等各類培訓,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促進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高。同時,對有潛力沖擊質量獎的企業,強化精準幫扶、合力推進。
下一步,黃渤海新區將推動品牌建設再提升,不斷挖掘技術水平先進、市場占有率高、品牌影響力大、行業引領性強的好品牌,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各級質量獎、“好品山東”等各類品牌創建工作,實現國家級、省級、市級品牌梯次增長,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信召紅
|